到2027年,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

行业新闻 2025-07-28 15:12:46 浏览:47

南丰创科智汇谷

南丰创科智汇谷

  • 浦东-外高桥
  • 当前在租户型3套/出租户型30-1800
  • 最近的地铁站[鲤鱼门]距离约529.0米

2.5元/m².天起

查看房源

到2027年,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。培育1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的大品种,1-2个超50亿的“重磅炸弹”。对标国际一流,聚焦张江科学城、外高桥区域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。7月25日下午,浦东召开新闻通气会,介绍近期出台的《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(2025-2027年)》总体情况。

根据方案,浦东将以加快建设“要素集聚、生态完备、配套齐全、活力四射”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目标,对标国际一流,形成“1+1+X”一体发展的功能格局,聚焦张江再出发,实现“3F”创新产品、大IP以及“出海”产品快速增长,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、制度改革首创地、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。围绕方案将重点开展5大行动、17项举措。浦东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挖掘新药临床价值 “大品种”或将进入放量期“我们自主研发针对肺癌的1类创新药艾弗沙(甲磺酸伏美替尼片)去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5.5个亿,我们认为这一创新药的增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。目前针对其他的适应症,正在做国际多中心临床,争取尽快在海外上市。”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张晓芳表示,艾弗沙在2021年上市首年就纳入浦东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,第一时间进入到了医院,正因为有这些好的政策,好产品正加速放量。浦东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、生态最优良、人才最集聚、研发最高效、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。2024年浦东拥有30余项海外授权,交易额占全国30%。

2025上半年,出海交易持续增长,交易量近30起,交易额占全国31%、全球14%。在浦东,好企业不缺土地、好产业不缺空间外,这次还特别提出好项目不缺资金。此次方案中,首次提出了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,是因为看到了“3F”创新产品正逐步出现,而对于这些“好苗子”,需要进一步挖掘临床价值,让好药在浦东实现创新的同时,加快实现创收。在浦东,“3F”创新产品逐步出现,比如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是全新靶点的First-in-class;罗氏的可伐利单抗、勃林格殷格翰的佩索利单抗是早于欧美在浦东全球首发的First-in-China;多款干细胞、基因治疗产品是首次开展临床的First-in-Human。方案就提出要“培强”,制定大品种大企业培育方案,加强集成服务及政策供给,集聚国内头部企业,推动区域研发中心向全球研发总部、成本中心向产出中心、单一功能向多元复合功能跃升;培育1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的大品种,1-2个超50亿的“重磅炸弹”。同时,方案着重提出要“育新”,细胞基因持续集聚引领,实现多病种突破;脑机接口、医用同位素药物、合成生物等领域加快奠定领跑地位。如正序生物自主研发的碱基编辑药物CS-101注射液治愈了多名β-地中海贫血症患者。目前,正序生物“CS-101注射液”在临床试验(IND)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后,即将进入临床2期。“我们希望在浦东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下,加速临床研究,让中国首个针对β-地中海贫血症的碱基编辑创新疗法尽快落地。”正序生物副总裁武冰冰表示。在企业最关注的临床端,方案提出,在临床资源方面组织跨国药企开展培训,全面提升属地医院、中小企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;通过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等功能平台,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等。

研发与制造并重形成“1+1+X”一体发展功能格局最前沿的创新成果“种子”,更需要能承接全球领先科创园区的“土壤”来播种灌溉。如何解决浦东当前产业主导园区存在的短板?方案提出了形成“1+1+X”一体发展的功能格局。“真正要‘核爆’的话,既需要有温度,还需要有密度,在一定的物理区域范围内增加资源要素的聚合。”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。方案提出,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始发地——高科中路两侧约两平方公里打造为创新“核爆点”,也就是“1+1+X”中的第一个“1”。包括将持续推动高校院所、研究机构、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以及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(GOI)、高质量孵化器、概念验证中心等高能级创新主体集聚,与张江大科学设施、20多家专业技术平台、8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联动,产生“核爆”效应,促使浦东近年来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家以上。

同时,将在“核爆区”建设“科学家会客厅”,探索新的制度性改革,提升创新策源功能,加大前瞻布局力度,形成创新思想的源泉、新赛道的风口点、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。“1+1+X”中的第二个“1”则是产业承载区,将国际医学园区和张江创新药基地连片定位为主承载区,集聚新兴赛道和未来产业,外高桥、张江医械园定位为承载区,分别集聚跨境研发生产和高端医疗器械;“X”是世博、老港、金桥等差异发展的产业联动区,承载区和联动区集中承接“核爆点”创新成果转化。同时,加快承载区提质扩容,三年内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、存量更新100万平方米。加强产业承载功能配套,系统推进公共空间升级改造和景观品质提升,鼓励创新企业委托园区内CDMO企业生产。

浦东也将进一步统一园区服务标准,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,实施一链一政策、一链一专班,设立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线上综合窗口,提供一站式服务。“我们要做到一赛道一政策、一赛道一专班。生物医药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赛道化发展模式。每个细分赛道对政策、对产业专业化服务的要求都不一样,我们的‘一赛道一政策’服务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,目前已经配置了100多名服务专员推进。”上海张江(集团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表示。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2020年的2408亿元,增至2024年的4100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14%;创新药在研管线718个,约占全国1/5、全球6%,累计获批国产创新药与创新3类医疗器械分别占全国的13%和11%(2020年以来,新区获批1类新药24个、3类创新器械29个,其中2025年获批上市5个1类新药、4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)。

热门资讯

热门楼盘推荐

免费咨询 在线留言

取消